慈善公益報(蘇 慈)黨的二十大是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總攬全局、氣勢恢宏,全面總結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我們發展慈善事業提供了根本遵循。
江蘇省蘇州全市慈善會系統采取集中學習與個人學、線上線下融合學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迅速掀起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通過學習,大家一致感到,黨的二十大報告高瞻遠矚,內涵豐富,思想深邃,鼓舞人心。報告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就是“人民”,有100多次。堅持“人民至上”“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增進民生福祉”……這些都為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與路徑。新時代蘇州慈善工作者,將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慈善的論述結合起來,站位全局,主動作為,勇于創新,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扎實開展慈善工作,增進民生福祉,進一步推動蘇州慈善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堅持黨的領導
引領蘇州慈善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10月17日,蘇州市慈善總會會長徐國強第一時間在會長辦公會上專門傳達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并結合蘇州慈善工作實際,作出全面部署。11月9日,蘇州市慈善總會線上參加了中華慈善總會舉辦的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黨課。蘇州市慈善總會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二十大精神指導蘇州慈善各項工作,在增進民生福祉、促進共同富裕的偉大道路上創造新佳績、展現新作為。
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蘇州市慈善總會堅持黨建引領的政治原則,發揮樞紐型慈善組織作用,全面加強黨對慈善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推進黨建與慈善工作相融合,在慈善工作領域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全覆蓋”,確保蘇州慈善事業更好地服務于黨和人民;推動蘇州慈善地方立法,不斷提升慈善救急能力,把平時專業能力建設和應急處突能力建設結合起來,完善慈善救助援助應急預案。
踐行人民至上
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蘇州市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二十大精神為引領,以推動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為重心,不斷拓展慈善幫扶領域,不斷推出更加多元的服務方式,不斷助力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長期以來,總會緊緊圍繞困難群眾“急難愁盼”,持續完善創新慈善項目,切實保障“一老一小一病一殘”,不斷提升慈善效能,用心用情用力提高群眾幸福感。
在應急處突方面,今年年初,蘇州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面對突發緊急事件,蘇州全市慈善會系統第一時間響應,通過線下線上方式,發動社會各界捐贈款物,一批批愛心物資、一筆筆愛心善款從四面八方匯聚,送往醫院和社區一線抗疫人員。據不完全統計,從2月14日至7月27日,市縣兩級慈善總會募集款物價值1.36億元,支出款物價值1.38億元。今年2月至6月疫情期間,部分低收入家庭癌癥患者急需用藥、但領藥不便,市慈善總會與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啟動“慈善援助藥品發放應急方案”,采用“現場+郵寄”方式,保障疫情期間低收入家庭癌癥患者“不斷藥、不感染、安全用藥”,共為特困癌癥病人提供價值4404.83萬元慈善藥品,惠及3716人次。其中,為特困癌癥病人郵寄藥品價值338.44萬元,惠及244人次。
在助老方面,聯合市民政局,投入資金106萬元,啟動“困難家庭適老化無障礙改造項目”,為6個城區355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改造,配置安全輔助設備。與市衛健委合作,為城區60歲以上的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對象開展就醫陪伴項目。
在關愛兒童方面,與市婦聯共同開展“困境兒童心成長”等3個項目,幫扶135名兒童。為31名困難家庭兒童提供重大疾病慈善救助,投入資金108萬元。為7名重度聽力損失兒童植入人工耳蝸、8名“先心病”兒童實行手術治療。
在恤病幫扶方面,與理想眼科醫院合作,為26名患有白內障、青光眼等困難眼疾患者提供治療。聯合5個城區的慈善總會,對50戶低收入家庭開展醫療慈善幫扶。與市立醫院北區共同實施“關愛低收入血透患者慈善救助項目”,對困難血透患者給予慈善救助。
在助殘方面,與市殘聯合作,連續4年開展“特困重度殘疾人家庭亮居工程”項目,資助殘疾人體育賽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是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包含生活富裕、社會和諧、精神自強等“社會價值”的內涵。近年來,蘇州市慈善總會以“人民為中心”,在扶弱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的基礎上,開拓進取,創新發展,在促進教科文衛等事業的發展、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也實施了一個個效果顯著的慈善項目。
出資192.6萬元,與吳中區慈善總會合作建立19個就業幫扶基地,幫扶173名低保、低保邊緣困難對象。聯合弘化社慈善基金會開展“保護生態·放養魚苗”項目,累計投入1600余萬元,持續促進太湖、長江水質改善和生態修復。與市教育局共同開展“校園廁紙”項目,為353所中小學配備免費廁紙,促進校園文明,傳播公益環保理念。
聯合市城管局合作實施“環衛工人免費體檢項目”,累計投入資金460萬元,為近萬名一線環衛工人免費體檢。與市教育局、蘇大教育學院共同開展“考前心理疏導和激勵項目”,通過線上微課、線下講座、專項培訓等方式,為初三、高三學生提供心理疏導。
從2019年開始,市慈善總會聯合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蘇州分公司、太平洋產險蘇州分公司、平安健康險蘇州分公司、人保財險蘇州分公司、東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累計開展了22個慈善保險項目,惠及骨髓捐獻者、困難退役軍人、困難計生特扶家庭、困境兒童、重度精神殘疾人、志愿者,以及抗疫一線的醫護、社區、交通、快遞和新聞工作者等19類人群,受益人數達70.8萬人次。今年已開展17個慈善保險項目。
以文化為導向
不斷匯聚向上向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這就要求公益慈善組織一方面要不斷提高自身公信力、專業性、透明度和幫扶效果,引導企業和個人放心地支持和參與慈善事業。另一方面,也要對積極參與慈善事業的企業和個人給予相應的政策鼓勵,例如捐贈稅收優惠、榮譽激勵等。
蘇州市慈善總會在工作中堅持依法行善,規范慈善行為,打造陽光慈善。嚴格按照慈善法、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的規定,建立健全慈善資金募集、運作、使用的監管機制,推進慈善信息公開,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提升組織公信力。每季度在《蘇州日報》公示接收捐贈和支出明細;定期在“慈善中國”“蘇州慈善網”公示收支情況;專賬管理支援疫情防控款物,從募集到使用全程接受社會監督,項目結束后進行專項審計。
創新項目內容,凝聚慈善力量,市慈善總會主要通過“慈善一日捐”“99公益日”“新年慈善晚會”三大活動來匯聚愛心款物。自2002年開始,蘇州每年舉辦“同在藍天下——慈善一日捐”活動,廣大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響應。在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動上,32家愛心企業和單位舉牌捐贈款物價值2303.44萬元。五年來,累計募集善款1.26億元。
新年慈善晚會,是市慈善總會多年深耕打造的一個具有蘇州特色的品牌項目,已成功舉辦了四屆,通過講述慈善故事、表揚先進、文藝表演和現場捐贈等環節弘揚真善美。
市慈善總會自2019年成立網絡部開始,便把“99公益日”活動作為“慈善+互聯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做好日常網絡捐贈的同時,還應對突發自然災害及時開展災難救助項目。
2021年7月,河南發生特大洪水,蘇州市慈善總會通過線上線下募集善款1280.42萬元,其中線上籌款1088.65萬元,已全部用于河南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并通過專題審計、進行公示。同時,聯合弘化社慈善基金會向河南鄭州、新鄉等災區發放藥品、救生艇等急需物資10萬余件,共60輛大卡車,總價值633.5萬元。
今年年初,為應對蘇州新冠肺炎疫情,市慈善總會線上發起專項募捐,籌款200.1萬元,關心關愛抗疫一線的醫護、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今年9月,四川瀘定突發地震,蘇州市慈善總會僅3天就通過網絡籌款100萬元,已全部用于為地震中的重點地區提供救援物資及受災人員安置等。今年截至目前,市慈善總會網絡籌款已達8040萬元,有148萬人次參與,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了解慈善、參與慈善、宣傳慈善。
慈善文化是慈善精神的外化,是慈善事業發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市慈善總會一直致力于慈善文化宣傳推廣,與主流媒體合作開辦專版、專欄、內刊,拍攝慈善宣傳片,舉辦新年慈善晚會等宣傳慈善典型、感人故事和先進經驗。在戶外顯示大屏、公交車、軌道交通、東方之門宣傳慈善法規和標語。另外,加強慈善通訊員隊伍建設,編撰出版《蘇州慈善簡史》,繼續推進全市中小學校園慈善文化建設,建立鳳凰慈善文化廣場等,促進全社會關心慈善、支持慈善、參與慈善,以多元化、長期性、常態化、正能量的方式助力共同富裕。
系統全員推進
展示蘇州慈善強大合力
蘇州各縣市區慈善總會積極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加強黨對慈善事業的全面領導,進一步加強慈善領域法治建設,進一步優化慈善事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弘揚中國特色慈善文化,進一步加強慈善行業自身建設,幫扶困難群眾,解決群眾關切,化解社會矛盾,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推動蘇州慈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張家港市慈善總會在組織全體人員收聽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盛況后表示,張家港將貼近百姓,貼近基層,聚焦鄉村振興,緊盯“急難愁盼”,持續開展“共享陽光”慈善助學、“村級醫療互助”“銀發餐桌”等重點項目,為共同富裕貢獻慈善力量。
常熟市慈善總會通過學習,加深了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認識和理解,明確了下一步慈善工作的重點和方向,將繼續做好慈善藥品援助、枝葉教育實訓基地、校園慈善文化建設等重點慈善工作。
太倉市慈善總會認真觀看了黨的二十大開幕式,還開展了題為“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的學習活動,部分青年代表分享了學習心得、表達了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堅定決心。
昆山市慈善總會職工在學習后紛紛結合工作實際,談體會說感悟,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昆山慈善落地生根。昆山將扎實開展好“月圓中秋 慈善永恒”“全城織愛”等項目,繼續推進慈善文化建設等。
吳江區慈善總會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慈善實際工作,持續開展慈善大病救助、“手拉手送溫暖”“危房改造”等慈善項目,解決困難群體“急難愁盼”問題。
吳中區慈善總會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設立功能性黨支部,深化專業化隊伍建設,將擴大慈善幫扶基地,加大對困境兒童的幫助,讓困難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助力共同富裕。
相城區慈善總會將始終恪守慈善宗旨,踐行為民初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通過不懈努力圓滿完成今年工作目標任務。將聚焦困難群眾,增強慈善幫扶力度; 強化上下聯動,形成慈善工作合力;加強組織建設,打造慈善服務品牌。
姑蘇區慈善總會通過集中學習、各街道分會場學習等多種途徑宣傳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將穩步推進慈善捐贈,健全基層慈善工作網絡,夯實慈善服務載體,加強慈善文化宣傳等,打造特色慈善項目,彰顯姑蘇慈善社會影響力。
工業園區慈善總會將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持續開展慈善醫療幫扶、慈善關愛計生特扶困難家庭項目等。創新打造慈善社區公益平臺——慈善植造社。積極開展慈善文化宣傳,加大善款募集力度,擴大慈善幫扶領域,提高慈善事業公信力。
高新區慈善總會開展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題學習會議,大家紛紛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作為慈善工作者,要在慈善事業創新發展中發揮好應有作用,以扶弱濟困、慈善利民為宗旨,扎實做好“德善高新·慈善為民”的工作。
責任編輯:csgyb2
上一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感悟慈善新使命 體現慈善新擔當
下一篇:貫徹二十大精神 促進共同富裕 淳化縣召開慈善工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