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報 “放心,下周我們會來服務的!”今年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月,家住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鐘公廟街道的金杏珠忙得不可開交,她的一部手機儼然成了義工服務熱線。
今年84歲的金杏珠,是一名退休教師。從2006年起,金杏珠做公益已經17年了,她曾獲得“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典型人物”榮譽稱號。
2006年,金杏珠老伴朱金元和她一起,把“周末茶館”升級為“老年互訪團”,把小區里老人們的社區閱覽室,升級為鄰里互訪、生活互幫、文藝互享、感情互動的新場地。十多年多去了,“老年互訪團”從最早的16人發展到360多人,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在這里找到了快樂。
隨著活動人氣越來越旺,金杏珠有了新的想法:不光要“老有所樂”,更要“老有所為”。在原江東區民政局的支持下,“老年互訪團”正式注冊成立“紅螞蟻”助老志愿隊,主要服務大病、獨居、有困難的老人。
慢慢地,“紅螞蟻”聲名鵲起,很多社區都組建了“紅螞蟻”小分隊;叵肫鹉切┠臧ぜ野粜麄“紅螞蟻”的場景,金杏珠記憶猶新。“那時候還沒有志愿者的概念,很多人不知道志愿服務是什么,我們都是一個小區、一個單位挨個兒宣傳。逢人就吆喝,讓他們加入我們的‘紅螞蟻’。有的人還當我們是騙子,把我們轟了出來。”
現如今,紅螞蟻志愿團隊已經擁有41個分隊,隊員數量3600余人。但是大家不知道,這當中的很多人都是夫妻倆“拉”來的。2010年,紅螞蟻藝術團成立,但藝術團團長的位置一直空缺。沒有工資,人家都不愿意來。那段時間,金杏珠茶飯不思,每天就想著尋找合適的人選。
“聽別人介紹有位退休會計忻桂鳳會唱京劇,我們當天就趕去她的單位做工作,沒想到她一口答應了,一直做到現在。”目前,藝術團有舞蹈隊、戲曲隊、時裝表演隊等10余個表演隊伍,每月都會去敬老院給老人表演。
2012年,特大臺風“?”肆虐寧波,金杏珠的老伴朱金元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撒手人寰,她從老伴手里接過紅螞蟻志愿服務隊總隊長的差事,把義工服務當成了畢生事業,一點點讓“紅螞蟻”走進千家萬戶。為了進一步增強“紅螞蟻”的精氣神,金杏珠召開隊長會議,制定工作目標,推動藝術團與敬老院合作,同時組建便民服務隊,逐步擴大“紅螞蟻”的服務對象和范圍。
有一次,金杏珠帶著幾位隊長來到寧波市公交公司,想合作打造一條“愛心公交線路”,在全社會營造敬老愛老氛圍。聽到他們的計劃,公交公司負責人有些為難,因為改頭換面的“愛心車”不是個小工程。但了解到紅螞蟻的故事后,他被老人的堅持所打動,決定在528路公交車上試點,F在,“紅螞蟻”愛心專線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但一支紅螞蟻公交志愿服務分隊卻保留了下來。
2014年,金杏珠把“紅螞蟻”便民服務送到小區,組織志愿者給居民免費義剪、磨剪刀、維修小家電等。一場便民服務,往往能服務百余名居民,這讓金杏珠看到了“微光”的力量。
這些年,金杏珠一直保留著隨身帶筆記本的習慣。每次活動安排、每個人員對接,她都仔仔細細記錄在本子上,F在,舊時的筆記本早已泛黃,僅剩的幾本成了壓箱底的寶貝。“這是2010年的春游活動方案,這是第一次去嘉和頤養院表演的人員安排……”翻看著這些工作筆記,金杏珠如數家珍。
如今,84歲高齡的金杏珠依然精神矍鑠,一部手機24小時開機,主要負責“牽線”工作。根據不同單位的需求,她聯系不同的服務分隊,為老人們提供“點單式”公益服務。這兩天,她還在忙著寫工作計劃,想把“紅螞蟻”發展到鄉村,讓村里的老人也能享受便民服務。“只要我身體還吃得消,我肯定會把老伴助老服務的精神傳承下去!”(趙得地 龔靜 )
責任編輯:csgyb2
上一篇:以孝為先 熱心公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