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d id="dgogd"><pre id="dgogd"></pre></dd>

      <dd id="dgogd"><noscript id="dgogd"><dl id="dgogd"></dl></noscript></dd>
      <span id="dgogd"></span>
    2. <rp id="dgogd"></rp>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慈善公益報>要聞

      陜西社會組織合力團擔當鄉村振興新使命

      時間2023-04-26 12:20:38   來源:慈善公益報 

       


       

        慈善公益報(張迎迎)4月19日至21日,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組織的主流媒體與陜西社會組織“聚焦社會組織新風采 傳遞社會組織正能量”系列采風活動先后在陜西省漢中市略陽縣、勉縣和西安市開展。

        在采風活動座談會上,陜西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軍介紹,2022年7月陜西省民政廳、省鄉村振興局召開全省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推進會,經過多次動員,共有482家省級社會組織自愿報名重新調整組合成立12個省級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合力團,與11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15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形成“一對一”“多對一”的幫扶關系,調動資源和專業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各合力團克服疫情等不利影響,實施幫扶項目 103個,投入資金2859.50 萬元,受益人口 318238 多人次。

        在采風活動中,采風團來到了漢中鄉村振興合力團(略陽縣女企業家協會)桑園基地。

        “我們當地群眾栽桑養蠶習慣,通過縣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略陽合力團的助力,引進了略陽縣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張雪花在上坪建起了福瑞源蠶;。”略陽縣相關負責人介紹,基地采取“協會+公司+農戶”運營模式,帶動周邊8鎮25村626戶農戶發展蠶桑產業,已建成標準化桑園6處,發展桑園1500余畝,實現蠶桑綜合產值1660萬元以上,穩定為徐家坪鎮上坪村提供就業崗位100余人,年用工3000多人次,人均增收10000元以上。

        這只是陜西各級合力團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陜西各地的合力團將幫扶工作延伸到了教育振興、消費幫扶、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醫療幫扶等眾多領域,持續發揮社會組織在助力鄉村振興上的積極作用。

        教育幫扶是漢濱鄉村振興合力團的亮點。漢濱鄉村振興合力團副團長單位陜西省神木市民生慈善基金會在安康先后投入233.38萬元實施“夢想之家”教育幫扶項目,先后在漢濱區張灘九年制學校等10所學校,旬陽市金寨鎮中心學校、神河鎮中心學校和白河縣中廠鎮中心小學、茅坪鎮中心小學,實施“夢想之家”公益助學項目,為14所學校各幫扶了 16.67萬元。

        商南鄉村振興合力團的特色是把綠色作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色調,推動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統一。商南鄉村振興合力團成員單位陜西綠色三秦環境發展公益中心,結合當地發展實際,積極實施“綠色三秦·商南荷約計劃”,通過舉辦學習班,組織商南與西安鄉村文旅研學活動等方式,倡導綠色生產理念,幫助當地企業、合作社和農戶,建立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指導和規范本地綠色食品的生產行為、質量技術檢測、標志許可審查和證后監管等,助力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努力將綠水青山“好顏值”轉化為金山銀山好價值。

        丹鳳鄉村振興合力團的重點在基礎設施建設幫扶項目上,這源于丹鳳地處陜西省陜南區域,常年易突發洪澇災害,造成橋梁沖毀、橋墩坍塌等情況。2021年8月,陜西省陜南安康、商洛多地發生洪澇災害,在陜西省民政廳的號召下,丹鳳合力團積極響應,紛紛履行社會責任,奉獻愛心,捐贈款物價值85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陜西省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的經驗做法,受到民政部和陜西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陜西省“合力團”助力鄉村振興項目高票榮獲“三秦慈善獎”,并入圍“中華慈善獎”擬表彰對象。

      責任編輯:csgyb2

      上一篇:“綠色中國行”活動走進重慶梁平
      下一篇:搭建愛心企業參與公益橋梁 深圳市慈善會會長戴北方一行調研金牡薈

       

      人与动人物免费XXXX毛片

        1. <dd id="dgogd"><pre id="dgogd"></pre></dd>

          <dd id="dgogd"><noscript id="dgogd"><dl id="dgogd"></dl></noscript></dd>
          <span id="dgogd"></span>
        2. <rp id="dgogd"></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