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匯民心 共商國是呈善言
——全國兩會部分代表委員關于民生及慈善領域建言要點集萃
慈善公益報 □ 本報記者 李濟慈 綜合整理
編者按
全國兩會是國家民主政治的至高殿堂,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福祉、解需求的集中體現。剛剛過去的全國兩會,意義深長,振奮人心。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特殊背景下,特別的日子里,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委員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共商國是,充分體現了代表委員的神圣職責與深植于心的為民情懷。
本報擷選部分全國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關于民生與慈善領域的議案、提案及建言要點,輯錄于下,旨在與讀者同思共勉。


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積極履職盡責,建言獻策。 劉衛兵 攝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鄭功成:
慈善業界應在健康發展軌道上持續發展
應抓住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契機,做到以下4點:
1、必須將公信力視為自己的生命,在信息披露與行動效力上下真功夫。
2、必須建立健全的慈善協作機制,在信息共享、資源協調上下真功夫。
3、必須強化樞紐型慈善組織的責任與能力,同時培育民間慈善組織。
4必須在慈善事業發展中注入理性,讓慈善事業在健康發展軌道上持續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森馬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光和:
提高慈善組織透明度
1、要完善慈善信息公開的專業性規則。
2、要健全慈善組織監管體系,建立獨立第三方評審機制。
3、要構建公益慈善生態系統。
4、要建立有公信力的榮譽系統。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
希望疫情后殘疾人生計問題得到重視
在這次疫情發生后,幾乎所有的盲人按摩診所都停業了,許多殘疾人的生計很艱難。希望這些問題引起政府部門、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支持。
建議在完善公共衛生立法和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方案時,應將殘疾人、兒童和老人等列為優先保護對象,確保重度殘疾人、特殊困難殘疾人家庭和殘疾人集中的單位能夠得到及時的支持和幫助。同時,應完善殘疾人應急避險服務法律保障,確保殘疾人能夠及時獲得預警、救助等信息,還應提升殘疾人應急避險服務和救助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溫州大學人文學院研究員蔣勝男:
建立慈善信用制度
可以通過引入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幫助慈善組織重塑公信力。第三方評估機構每年可以對慈善組織的信用等級和工作成效進行評估。
建立慈善信用制度,把群眾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計入社會信用體系,引導更多人參與慈善活動,推動慈善事業良性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宇:
適時將公益訴訟專門立法納入計劃
建議全國人大開展公益訴訟專門立法調研,適時將公益訴訟專門立法納入全國人大立法計劃。為檢察公益訴訟在操作層面厘清一些認識,也使之更加有法可依。
🔹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政協副主席湯建人:
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持續化發展
要從健全制度出發,完善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務體系,推動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務常態化、持續化發展;堅決杜絕形式主義,促使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務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突出平等關愛的理念,切實保護受助者隱私和人格尊嚴;加強政府支持力度,提供必要財政經費保障,提高群眾參與積極性。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鳶都英和律師事務所主任高明芹:
加強慈善體制機制建設
建議調整慈善事業結構,鼓勵民間力量辦慈善,并在資質申請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可以按照國際成熟經驗修訂增補相關管理條例,加強信息公開透明,接受公眾監督。同時,應該建立國家慈善公益大數據中心,將上市公司、大企業的公益基金、社會責任報告以及明星、企業家的個人慈善,統一納入大監管體系,鼓勵成立企業級、協會級、自組織級的民間公益智庫和專業志愿者人才庫。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全面實行公益性在線學習免流服務
建議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全面實行公益性學習資源和中小學生在線學習免流服務。要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終身學習體系,應考慮和照顧到貧困家庭等弱勢群體的需要,以跨越數字鴻溝、保障教育公平。
1、要對進行網絡課程學習的貧困學生應提供網絡流量補貼,并逐步擴大到所有中小學生。
2、推進對所有公益性學習資源提供免流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
后脫貧攻堅時代應關注農村“一老一小”
在后脫貧攻堅時代,要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亟需關注并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及“留守老人”的贍養兩個問題。建議通過推進集中居住、分戶生活,實現家庭自理、機構服務與社會救助相結合,滿足廣大農村老年群體對生活照料、醫療服務和親情關懷等不同層次養老需求。通過解決農村老人子女及后代的后顧之憂,助力貧困家庭更好實現脫貧致富。
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以辦好初中階段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提升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質量。同時,把在各地農村建設的“留守兒童寄宿制學校”改為在中小城市開辦“外出務工子女寄宿制學校”,并提供全日制寄宿服務,讓貧困家庭孩子們能隨父母在務工地就近入學。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吳晶:
重塑慈善公信力需補齊3個短板
1、補齊運作能力短板。要健全慈善資源協調機制,讓公信力強的慈善組織發揮核心、樞紐作用,充分對接優秀公益慈善團隊。
2、補齊慈善制度短板。要完善與慈善法配套的規章制度,理順政府與慈善組織的關系,為慈善組織生存發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完善監督管理制度,實現激勵與約束并舉。成立由專家、捐贈者代表等組成的突發事件第三方監督委員會,引入專業審計機構,實時監督決策過程和物資流向。
3、補齊信息公開短板。要發揮好“互聯網+”的作用,建好用好信息平臺,在捐贈方與需求方之間搭建一條透明、真實、高效的信息互通橋梁。
🔹全國政協委員、銀泰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沈國軍:
推動生態保護,踐行企業家使命
“加快自然保護地立法,鼓勵公眾參與自然保護地治理”,他建議用“商業的手法”和“平臺思維”做公益,用行動來喚醒社會對自然保護地和生態保護的關注?刹捎眯姓贤姆绞,鼓勵自然保護地委托社會組織或社區管理,鼓勵普通民眾以志愿者形式參與自然保護地管理。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黨組書記黃曉薇:
強化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教育支持服務
1、建立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教育支持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各部門的組織優勢和專業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庭教育支持服務,同時強化基層政府的家庭教育支持服務職能。
2、將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教育支持服務作為城鄉社區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清單,采取專項財政經費支持、在中央彩票公益金中專項列支、政府購買服務等,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家庭教育支持經費保障機制。在目前實施的兒童教育、兒童營養保健、兒童保護等公共服務項目中,增加對3歲以下貧困、殘疾等特殊困難嬰幼兒家長的科學育兒指導內容。
3、細化托育機構設置標準和管理規范,完善行業準入標準、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認證,健全注冊、備案登記、信息公示和質量評估等制度,強化行業自律等,加強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的規范、監管。
🔹全國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員劉小兵:
開展自閉癥患者全面摸底調查
1、國家層面與地方層面都沒有針對自閉癥患者的普查。要開展自閉癥患者全面摸底調查。通過普查數據,了解自閉癥現狀,提高社會對自閉癥的認知程度,呼吁社會各界關注自閉癥群體。
2、要構建成年自閉癥托養機構。自閉癥托養機構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應當由政府主導建立。
3、開展專業培訓,加強學科建設。
4、建立相關部門聯動機制,動員社會力量參與。
🔹全國政協委員楊莉珊:
加大扶持民間慈善機構發展
1、建議公募資格采用備案制替代許可制。另外也可以加強國內慈善機構與國際慈善機構的合作。
2、建議個人、企業捐贈稅收優惠更加普惠便民;建議加快推動票據電子化進程,幫助捐贈個人易獲得票據進行稅前抵扣;此外對于個人大額捐贈當年抵扣不完的部分,建議能像企業捐贈一樣結轉3年繼續抵扣。
3、建議完善國家對民間慈善行為的嘉獎激勵。
🔹全國人大代表、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何福勝: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上海一家公益機構從留守兒童家庭最根本的關系困境入手,遵循“大制不割”的中華傳統智慧,原創了“愛的共振腔”建設全新模型,或成為一種可供借鑒的方法。根據調研數據看,“愛的共振腔”建設成效非常顯著。建議民政、教育、公安等政府部門及企業引入成熟做法,予以復制推廣,在全社會形成流動愛、彼此滋養的良性氛圍。
責任編輯:csgyb2
上一篇:濟寧市慈善總會召開三屆二次理事會議
下一篇:河南省慈善總會向援鄂醫護人員發放關愛金